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理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

设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成熟质量,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全力打赢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战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攻坚战,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工作主线: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四新建设,全面提升四个质量,着力建设质量文化。

一、坚持示范带动,持续推进“三个一流”建设

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等标杆作用,示范带动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关键要素改革,系统推进教育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育人模式等改革。

建好一流专业。统筹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持续加强对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指导,完成2020年度一流专业建设任务,部署做好2021年度建设工作,凝练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完善支持措施,推进条件建设,深化综合改革,辐射引领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组织研究制订一流专业认证标准,以专业认证促进专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建强一流课程。统筹规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遴选工作。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评审工作。制定“十四五”高等本科教育教材建设指导意见。支持高校聚焦“四新”加强课程建设,组织编写一批“四新”教材,纳入“十四五”国家级教材规划。

建优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完成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拨尖学生培养基地的遴选建设工作,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研究。支持和引导高校开展“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拨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交流研讨机制和政策协同机制。

二、强化价值塑造,全面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健全完善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育人网络,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开展专项调研,了解指导推动各地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全国推进会,全面总结课程思政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选树一批具有导向性、代表性、引领性的示范课程,认定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进示范教学研究中心、教学研究项目建设。通过教学观摩、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组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推动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三、优化整体结构,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

聚焦高等教育不平衡发展矛盾,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加快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增强推动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

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大转变、高校协同大发展、服务能力大提升,加快构建中西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工作方案和目标举措。加强与相关部门司局协调,细化具体幕实行动。组织召开分片区等系列会议,推动各地各高校将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纳入地方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组建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形成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研究成果。深入推进东西部高校加强协作,建设对口支援交流工作平台,完善订单式合作、阶梯式帮扶、滚动式支持、多层次合作等支援模式。

四、注重分类探索,深入推进“四新”建设

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促进“四新”交叉融合,提升国家硬实力、全民健康力、生态成长力和文化影响力。

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推进845项新工科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深入实施,探索总结适合中国实际的特色化工程教育发展理论。持续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研制重点领域建设指南。加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深化组织模式创新,加快培养工科类专业紧缺人才。

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发挥好教育部新医科建设工作组的组织推动作用,召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会。着力提升5年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组建区域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印发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建设国家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加大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力度。研究制定中医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中医)。试点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办好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覆盖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专业,打造一场独具中国特色的高端医学教育赛事。

持续推进新农科建设。研制《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快实现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制定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设置指南,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充分发挥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和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的作用,召开新农科建设现场推进会;深入推进407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实施,推动新农科建设取得新突玻。

加快新文科建设。指导高校全面推进文科的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启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与立项工作,分类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型高校新文科建设。推出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20讲、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32讲、中国经济大讲堂50讲,启动中国艺术大讲堂。持续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法律职业伦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专题师资培训,深化教育教学研究。

五、积极应变,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以国家需求为牵引分类推进紧缺领域人才培养,根据不同类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基础、特点,分类施策、分别规划、分步推进,不断健全紧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引导各地各高校持续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加快设置急需紧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启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调研,推动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改革创新。

优化实习实践教学条件。启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工作。修订《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探索共享型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实习效果。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研制《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划(2021-2035年)》,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统筹部署。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加强工科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和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在部分领域试点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在人工智能、重型燃气轮机等领域,深入开展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加强医学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全面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继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6000名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加强农林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推进高等农林教育专业供给侧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种子科学与技术、动植物检疫、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紧缺专业,布局新建智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等急需涉农专业。推进高校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等紧缺农林人才。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研制出台《加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方案》,系统设计实施卓越基地建设、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学位联合培养等培养专项,加强国际法、涉外法、国别法等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高校教师与涉外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推动涉外法治领域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共享,组织建设一批优秀教材、课程、案例库等教学资源。

六、主动求变,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创新变革

以组织创新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打造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高地。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研究。

根据《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前瞻布局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一批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根据《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聚焦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落实《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一2024年)》,建设一批储能学院。

选树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典型,推动各地各高校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完善国家、省、高校三级立体化网络体系,完善培训平台和运行机制。系统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务处长培训。研制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意见,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探索推进“虚拟教研室”项目建设。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专项研究,加快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体系。

七、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高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敢闯会创”的综合素质能力。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围绕突出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中国,优化组织规程,创新活动形式,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举办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高质量全球双创盛会。围绕建党一百周年,深入推进“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和井冈山精神,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聚焦农村农业现代化,持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成果专项行动。遴选建设一批国家级“双创”金课,建强国家级高校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好用好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动高校健全“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八、加强统筹谋划,指导直属高校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引导直属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指导直属高校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成立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家指导组;分片区、分类别开展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指导工作;完成对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文本审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指导直属高校建立规划执行管理机制;制定规划落实考核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对直属高校规划执行情况检查。

九、强化动员,完善部省校联动的基本工作制度

采取“部省司处共同发力、上下联动,各地各校同频共振、协作并进”方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引导各类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实现高质量发展。

召开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暨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研判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部署直属高校“十四五”改革发展任务,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

召开2021年高教(厅)处长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部署年度工作,指导各地各高校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推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持续巩固、深化本科教育攻坚战役成果,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继续推动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以及行业企业等开展高校共建工作。积极探索共建工作新模式,推进实质性共建合作,指导督促共建协议或意见内容落实,努力形成多方共赢新局面。

十、加强党建,增强履职担责能力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提升理论水平,加强政治建设,奋力担当高等教育强国报国的历史使命。

加强政治建设,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以“四个意识”导航、以“四个自信”强基、以“两个维护”铸魂,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增强从政治上看问题、把握政治大局的能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继续巩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实践,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国标制定、专业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全过程。

加强思想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完善“支部书记带头讲、支部委员带头学”党课制度,建强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用好学习强国平台、精品慕课资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业务工作能力。对标“三个表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聚焦提升治理能力,搭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平台,锻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于部队伍;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选拔任用导向作用,推动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狠抓“一线规则”落地落实,组织全司党员于部深入高校开展蹲点调研、听课;认真落实年度发文、会议计划,严控发文数量,提高开会效率和发文质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谋划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建党百年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打造高教司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深化正风肃纪。坚持“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全部通过司务会集体决定;做好节假日廉政提醒,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做到警示教育常态化;紧盯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建设点遴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等,强化教指委纪律要求,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健全廉政风险分析机制和防控机制,构建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


沈俊沈俊16442021-03-03 11:31

最新热门文章

返回原图
/